导航

中外学界函谷关“云话”老子文化国际交流

  中新社三门峡6月10日电 (阚力)“第五届老子文化论坛”10日在河南三门峡灵宝市启幕。中外学者“云集”函谷关,就老子文化国际交流、传播等展开“云端对话”。

  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,也是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、哲学家、思想家老子著述《道德经》的圣地。哲学、道家文化亦起源发祥于此。

中新社记者 阚力 摄" >
中新社记者 阚力 摄" />6月10日,“第五届老子文化论坛”在河南三门峡灵宝市启幕。中外学者“云集”函谷关,就老子文化国际交流、传播等展开“云端对话”。图为函谷关广场上的老子骑牛雕像。 中新社记者 阚力 摄

  是次论坛由河南省委宣传部、河南省委外办、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,主题为“老子文化·中国哲学·东方智慧”。

  当日,来自北京大学、韩国成均馆大学、新加坡新跃大学等高校及学术机构的近50位专家学者与会。

  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王杰视频致辞说,一部《道德经》诉说古今大道,传送数千年,哺育天下万民,它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符号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,同时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。

  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方启雄在论坛现场表示,三门峡和灵宝市充分利用老子、《道德经》、函谷关等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IP和精神标识,以老子诞辰纪念活动、《道德经》文化艺术周等为载体,深入挖掘老子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、人文精神、道德规范。

中新社记者 阚力 摄" >
中新社记者 阚力 摄" />图为外国嘉宾在论坛现场诵读《道德经》。 中新社记者 阚力 摄

  千百年来,作为老子文化的巨著《道德经》,其所蕴含的哲学思想、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,连通中外、横贯古今,影响着不同国度、不同肤色、不同民族、不同语言的人。

 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,在世界各国经典名著中,《道德经》是被翻译成最多种语言、发行量最大的传世经典。

  论坛期间,专家学者围绕“《道德经》与生态文明、《道德经》与社会治理”等主题进行主旨演讲和对话交流。

  作为国际性文化活动,“老子文化论坛”是河南推动海内外老子文化研究与传播的重要平台。(完)





免责声明:刊登本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,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,请联系编辑删除。
上一篇:上海杨浦区某大学发生持刀伤人案件 嫌疑人被刑拘
下一篇:2017年以来中国累计侦破文物案件7900余起,年发案数整体呈下降趋势

Copyright © 2012-2022 www.sw.99qf.com 商务热点网 All Rights Reserved .
邮箱:1837655332@qq.com